夏秋季節常有持續高溫天氣出現,大多數蔬菜在這種環境條件下易出現日灼病、生長停滯、花粉敗育、落花落果等情況。應強化管理措施,盡量避開高溫期對蔬菜的危害。
高溫對蔬菜生長發育的影響
1.植株失水
氣溫在30℃以上,如無雨或少雨,會使空氣干燥和土壤干旱。這時如蔬菜植株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滿足不了植株蒸騰作用失去的水分,蔬菜葉片就會出現卷曲、脫落。尤其是葉菜類,品質變劣,產量下降。如果高溫干旱連續時間長,甚至出現枯死,生產損失更大。
2.影響生長發育
通常表現為植株生長緩慢,花芽分化不良,授粉受精不良,落花落果及畸形果增多。影響蔬菜性別的分化,如高溫長日照使黃瓜雄花增多,雌花分化晚;番茄與辣椒花芽分化時,在高溫條件下花少發育不良。不同蔬菜作物對高溫的耐受力不同。黃瓜遇到30℃以上高溫時,花粉萌發力下降,花粉管伸長受到抑制;35℃經過10小時花粉萌發率不足三分之一;40℃經過2小時即基本不能萌發;若在45℃下持續3小時,則葉色變淡,雄花不開,出現畸形果。番茄在遇到30℃的高溫時,會使光合作用強度降低,至35℃時開花、結果受到抑制,40℃以上時則引起大量花果脫落,而且持續時間越長,花果脫落越嚴重。果實成熟時遇到30℃以上高溫,茄紅素形成減緩,超過35℃茄紅素則難以形成,表面出現綠、黃、紅相間的雜色果。
3.抗病性降低或喪失
如果氣溫超過蔬菜的正常生長范圍就會使某些抗病品種的抗病性喪失,變為感病品種,加重病害的發生。
4.誘發生理性病害
一般在高溫日照條件下,蔬菜果實的向陽面就會出現日灼。高溫干旱又會使茄果類、豆類等蔬菜的開花結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出現大量落花落果。高溫干旱時大白菜就容易出現干燒心病、番茄得臍腐病,大大影響蔬菜的產量和商品價值。
預防高溫熱害措施
1.選用抗耐熱品種
夏季綠葉蔬菜市場需求量大,種植選擇品種時,應考慮品種對高溫的耐熱性。如番茄可選用毛粉802、新L402;櫻桃番茄可選用圣女、亞蔬6號等。小白菜選用華冠、華王、夏帝、東方56、東方18、熱火9號等耐熱品種。
2.加強遮陽降溫
設施條件好的菜地,要充分利用棚架覆蓋遮陽網、多功能消光膜,以降低陽光透光率而降溫;臨時遮陽可以覆蓋舊膜等降溫。耐熱蔬菜可以在午間開啟霧噴設施降溫,如芹菜等,但不能簡單依靠霧噴澆水。高端珍稀蔬菜,啟動水簾降溫;常規蔬菜可以結合早晚澆水降低地溫,確保根系活力。蓮藕、慈姑等水生蔬菜保持淺水層,促進地下部生長。
3.采用生態防熱
采用喜陽與喜蔭作物合理搭配,實行與高稈、藤架作物間作,以利用高稈作物莖葉為矮稈蔬菜創造生態遮陰環境。如辣椒、甜椒東面和西邊,各種植一行玉米或相互間作,可以大大減少日灼病危害。冬瓜、苦瓜、絲瓜等瓜類蔬菜架下栽培生姜、番茄等,以遮光防曬。在桑、茶、果園蔭處栽植姜、芋蔬菜作物等。越夏番茄整枝時,最上層果穗留2——3張葉片;甘藍、花菜等結球后摘其外葉覆蓋葉球;南瓜、冬瓜等瓜類蔬菜結瓜后可用草上蓋下墊,防止日灼造成爛瓜。
4.以水降溫
科學灌溉既能抗旱也可起到降溫的作用。高溫天氣適時灌水能有效地改善田間小氣候條件,使氣溫降低1℃——3℃,從而減輕高溫對蔬菜作物花器和光合器官的直接損害。如遇到中午“熱陣雨”過后,及時用井水串灌降溫,防治蔬菜死苗。以水降溫提倡合理澆灌與表土覆蓋相結合。
5.及時追肥
結合蔬菜作物種類和生長階段,合理澆水追肥。氮磷鉀肥配合施用,如苗期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結果期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苗期、結果初期和結果盛期,應各追肥一次。在高溫季節用磷酸二氫鉀溶液、過磷酸鈣及草木灰浸出液等連續多次進行葉面噴施,既有利于降溫增濕,又能補充蔬菜生長發育所需的水分及養分,但噴施時必須適當降低肥液濃度,增加用水量。對花果期的蔬菜,如甜椒可用每升含對氯苯氧乙酸0.03毫克的稀釋液噴花,對高溫引起的落花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番茄噴灑每升含2——3毫克比久溶液、0.1%的硫酸鋅或硫酸銅溶液,可用提高植株的抗熱性,增強抗裂果、抗日灼的能力。用2,4-D浸花或涂花,可以防止高溫落花和促進子房膨大。
6.對癥防治病蟲害
在高溫天氣出現后,田間蔬菜作物如番茄初花期或大白菜蓮座期起,可噴施氧化鈣和萘乙酸的混合物溶液,防治臍腐病或干燒心病。噴灑病毒A、植病靈、菌毒清等藥劑防止病毒;噴灑三唑酮、武夷菌素、福星等防治白粉病。蟲害主要是蚜蟲、紅蜘蛛、煙青蟲和棉鈴蟲等,應及時噴施無公害農藥進行防治。不管是治病還是治蟲,在瓜菜收獲前10——15天均不能噴藥。